暗示

返回首页暗示 > 第六十五章 刘智普的童年

第六十五章 刘智普的童年

  “我假装推诿了两下,就答应了他的邀约。”叶秋薇说,“十一点半,我们在一家中餐馆碰了面。他一米七七左右,身材偏瘦,头发中长,有烫过的痕迹,皮肤很白,但多少有些粗糙。他眼神略显冷峻,但瞳孔深处冒着呼之欲出的光,呼吸轻浅,大多数时候笑不露齿,总体看来,是个内心火热但明显压抑的人。”

  我一边记录,一边默默点头。

  “等待上菜时,我们简单聊了一会儿。他总是低着头,不时地偷瞄我一眼,像个情窦初开的小男孩。”叶秋薇接着讲述,“为了缓解尴尬气氛,我主动提出各种话题,他大多数时间也只是聆听与附和,很少给出自己的意见。谈话间,他的手一直在相互搓揉,呼吸比之前明显急促了许多,面色也由白转为白里透红。”

  “被动、谨慎、焦虑。”我写下这些词,一边点头说,“性蕾期出现的性心理发育问题,确实会导致成年后在异性面前的过度自卑或自信。诶——”我转念又说,“他在宴会上跟你聊天时也表现出焦虑了么?”

  “完全没有。”叶秋薇说,“他在宴会跟我的交流,热情、直接且坦率,完全是个社交高手,跟餐馆里的完全不像是一个人。”

  “这就怪了。”我说,“差别也太大了吧。”

  “其实不难理解。”叶秋薇分析说,“在社交行为中判若两人的表现,通常跟环境与对象有关。在宴会上和餐馆里,他的社交对象同样都是我,问题自然就处在环境上。经过再三对比和分析,我发现两次社交环境中最大的区别是人:宴会上有方自立在场,餐馆里则没有。”

  “哦。”我多少明白了一些,“你是说,是方自立给他提供了在异性面前的社交自信。”

  “不是方自立,而是方自立的性别。”叶秋薇说,“宴会的前一个多小时,刘智普一直坐在领导桌位上。当时,领导桌位上有两位女性,其中一个还紧挨着刘智普,但当时,刘智普不仅没有表现出一丝焦虑,还跟女领导导谈笑风生——方自立当时并不在他身边,给他提供面对异性的社交自信的,应该是刘向东、以及同桌的几位男性。”

  我替她简单总结:“也就是说,因为性心理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刘智普在面对女性时会产生自卑心理,从而引起焦虑,但如果有其他男性——尤其是熟识的男性在场,他则会表现出明显的自信。”

  叶秋薇沉默片刻,说:“大致如此。”

  “很有意思的心理。”我说,“请继续,”

  “为了弄清他的心理状况,我逐渐把话题引向亲人与家庭。”叶秋薇说,“他对这个话题倒是很有兴趣,但因为紧张和焦虑,说话总是磕磕巴巴的。我努力表现出温柔与平易,但仍旧无法消除他的紧张。七八分钟过去,我正不知如何是好,他却突然发生了变化,不仅不再紧张,说话也明显有了自信。之前一直是我在说,但从那一刻起,饭桌就成了他的演讲台。”

  我不解地问:“突然间的转变?为什么?”

  “我迅速回忆了自己之前的言行,以及他相应的反应,很快就发现了他转变的节点。”叶秋薇喝了口水,缓缓说道,“他的突然转变,缘于我一个不经意的举动——我给他夹了一块山药,并随口说了一句:入秋了,吃山药能润肺生津。我话音未落,他就直勾勾地看着我,眼中深藏的光芒破瞳而出,整个人瞬间轻松下来。”

  我在笔记本上写下“山药”二字。

  “回想起这个细节后,我就找机会把话题引到了山药上。”叶秋薇接着说,“我问他是否喜欢吃山药,他说很喜欢。我追问原因,他说了一句,山药会让我想起奶奶。我再次给他夹了一块山药,并再次说了之前的话,他目光迅速明亮起来,如同两团烈火在燃烧,同时露出无比幸福的笑容。他把山药放进嘴里,随后给我讲了一件事:他小时候跟奶奶在老家生活,家乡是省北的一个小山村,地处偏僻,最近的商店也在十里开外。1990年秋天,刘智普突然得了怪病:白天干咳不止、浑身无力,晚上难以入睡。村里懂中医的老人看了看,说是肺阴亏损,开了个药方,却提供不出药材。无奈之下,奶奶背着刘智普上山找药,药材没找着,却挖出一根野山药来。她给刘智普煮了一锅山药粥,还对他说,‘智普,入秋了,吃山药能润肺生津,一吃你的病就好了’。刘智普喝了粥,当晚就安然入睡,第二天就不再咳嗽。为了让孙子好彻底,奶奶又连续上山挖了好几天,在一次下山过程中不小心滑落山沟,撞到了腰,从此有了腰疼的毛病。92年,老人因肾病去世,父母这才把刘智普接到了身边。”

  “难怪了。”我叹了口气,“对刘智普来说,山药就象征着奶奶舍命的爱。你给他夹了山药,还说了跟他奶奶相似的话,他通过你体会到了奶奶的爱,所以表现出了舒适和幸福感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叶秋薇说,“说到奶奶时,他双眼出神,一脸的轻松和幸福。我当时就明白过来,他之所以会跟年龄比自己大的女人交往,很可能就是为了追求潜意识中奶奶带给他的幸福和安全感。”

  我深吸了一口气,想了想问:“对了,他父母为什么要把他放在老家?这个你问了么?”

  “问了。”叶秋薇说,“原因很简单,因为工作太忙。当时,刘向东去了外省读博士,认为自己一个男人不适合带孩子。同时,葛庆霞当时已经小有名气,经常全国各地到处跑,也没有时间带孩子。两人一商量,就把儿子送到了老家。”

  我叹了口气:“亏葛庆霞还是研究儿童心理的,难道不知道性蕾期对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性么?”

  叶秋薇平静地说:“这也可以理解。很多心理学家都不认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,那个年代的国内尤甚。”

  我再次叹了口气:“这倒也是。”

  “我跟刘智普聊了一个中午,对他的心理状况和家庭关系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。”叶秋薇又说,“1992年,祖母去世,刘智普回到父母身边。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,他和父母只能在过年期间见上一面,有时甚至过年都见不到。突然回到父母身边,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,他的性格开始变得内向,开始惧怕与人的交往。他小时候还特别惧怕母亲,我想,正是这种惧怕导致了他和母亲之间的疏远。”

  我点点头:“就心理发育而言,奶奶扮演了母亲的角色,所以母亲失去了应有的位置。严格地说,这也是一种乱伦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叶秋薇说,“至此,就可以对刘智普的心理状况做个初步总结了:进入性蕾期后,儿童对性产生了初步的好奇,并开始通过性器官获得快感。对男孩来说,他的第一个性欲对象就是母亲——恋母情结。但刘智普没有和母亲在一起,身边唯一的女性至亲就是祖母,所以其潜意识中的性欲对象就成了祖母。同时,因为只有祖孙两人,刘智普没有受到来自男性至亲的‘阉割焦虑’,因而无法顺利渡过性蕾期,性心理发育停滞在这一阶段,对祖母的‘恋母情结’因此潜伏下来,成为其成年后的性心理特征之一。”

  我一边记录,一边连连点头。

  “对祖母的爱恋,影响着他对女性的态度,以及对配偶的选择。”叶秋薇继续分析,“他一定发现母亲和祖母完全不是同一种女人,因而对母亲产生了骨子里的反感与恐惧,这是母子俩关系疏远的根源。祖母已经去世,他必须通过其他女人才能释放自己的爱恋和性欲。在选择配偶时,他就会倾向于与祖母有共同特征的女性——年龄比他大只是特征之一,他交往过的女人们身上,一定还有更多相似点。”

  我停住笔:“这些特征,你身上应该也有。”

  叶秋薇看了我一眼,接着分析道:“为了获得身心的满足,他和交往的女人发生关系,并在潜意识中将对方当成自己的祖母。但随着交往的深入,尤其是对方暴露了某种缺点后,他对祖母的潜意识幻想会产生极大的破灭感,由此而来的,就是对交往对象骨子里的恐惧与厌恶。所以,他才会频繁地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女人交往,又频繁地将她们抛弃,迅速寻找下一个对象。”

  我叹了口气:“他是不道德的,但或许也是最痛苦的。”

  “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因,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。”叶秋薇嘴角闪过一丝冷笑,“任何同情都不是公正的。”

  我张开嘴,却不知如何反驳,随后松了口气:“请继续,分析了这些之后,下一步怎么做?刘智普的心理对你有什么价值?”

  “把握了刘智普的心理,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掌控他,继而通过他对刘向东进行接触和调查。”叶秋薇说,“不过,分析心理概况,只是掌控心理的第一步,我要做的准备工作,还有很多。”

  PS.阉割焦虑:性蕾期的男孩,第一个性欲对象是母亲,这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。与此同时,由于观察到女孩没有男性生殖器,又担心对母亲的爱恋遭到父亲报复,男孩会产生一种害怕父亲阉割自己的潜意识心理,即“阉割焦虑”。阉割焦虑会抑制男孩对母亲的潜在的性欲,使男孩接受社会伦理与道德约束,恋母情结也因此弱化,性蕾期顺利结束。如果恋母情结没有受到“阉割焦虑”的压制,就很可能一直保留到成年,成为病态的恋母情结。